国常会:要求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稳住经济大盘发表时间:2022-05-20 10:30
会议指出,受新一轮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的超预期影响,4月份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定信心,正视困难,着力稳住经济大盘,为统筹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基础,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o会议提出加大政策调节力度 近期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普遍观点认为,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将持续发力。但同时,疫情冲击带来的财政支出负担叠加大规模减税降费和当前土地出让金收入的下滑,无疑加大了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引发市场对财政政策力度后劲不足的担忧。 o提议加大基层财力支持 o提议加大基层财力支持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作为跨期政策工具,缓缴税费方式不仅能够阶段性充实企业的现金流,助力企业度过当下难关,也对财政收入影响较小。接下来,财政部门应加快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地方特别是基层的财力支持。 作为经济稳增长主要抓手,基建投资增速能否持续保持力度也备受关注。近期,由于财政部明确新增专项债大部分要在上半年发完,引发了市场对下半年基建投资力度能否得到保障的担忧。 对此,本次会议指出,要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方式,盘活基础设施等存量资产,以拓宽社会投资渠道和扩大有效投资、降低政府债务风险。指导地方拿出有吸引力项目示范,对参与投资的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 郑楠认为,会议提到要通过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的方式盘活存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长期看有利于完善储蓄转化投资机制,降低实体经济杠杆。对于目前已建成或建设中的基建项目增加其流动性,中期利好基建板块。 o高校毕业人数再创新高 政策帮扶减负就业 会议指出,国家助学贷款是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为帮扶他们减负和就业,会议决定,免除今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生今年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免息资金由国家财政承担;本金可申请延期1年偿还,不计复利。毕业生因疫情影响今年未及时还款的,不影响征信。预计免息20多亿元、延期还本50多亿元,惠及400多万毕业生。各高校和相关金融机构等要加强工作衔接,特事特办尽快让政策应享尽享。 在拓宽社会投资渠道方面,多位专家还指出,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将积极有为。武汉大学PPP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刘穷志就认为,PPP是现阶段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工具。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疫情影响下,PPP在效率提升和资金筹措上具有巨大动能,显得十分必要。 |